每一位乡村教师都在努力的改变世界
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当我们慨叹苔花般的乡村孩子们坚韧与不易,同样也敬畏于一批“护花使者”的付出,呵护他们在风雨中茁壮成长——所谓使者,实为师者。其实,那些坚守的乡村教师,又何尝不是一朵朵“苔花”?他们中的许多人,把青春献给了大山,献给了远方。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师前赴后继,用青春书写着一部新时代的乡村赞歌。
一、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
三月份因为工作关系我来到了金川县俄热乡二楷村小学调研,在这个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的村小里,在没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地方,有一群这样的青年人,他们拿着一个月1000多块的工资,用青春和热情堆砌着三尺讲台,用师者的光辉照亮着山村孩子们未来的道路。
我们或许听到过这样一些故事,老师改变了一个孩子,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世界冠军、成为了国家栋梁,这是多么励志的情景。可是,这种情况实在太少。在这样的一座小山村里发生最多的故事就是:一位老师一辈子在这里教书,他教过的学生,也许一辈子都是这里的村民。不是每一个老师的学生都能成为明星。在这里求学的孩子,绝大多数人会归于平凡,湮没于熙熙攘攘的人群。那么,他们在这里坚持的的意义何在?
在一次和作为乡村特岗教师,我的大学同学聊天中得到了答案。他告诉我:其实,教育着眼于每一个孩子,无论这个孩子未来走向卓越,还是归于平凡——教育在于帮助每一个孩子塑建属于他自己的心灵。平凡的老师,遇到平凡的孩子,一句话语,一缕笑容,一个举动——也许,就在那一刻,一个孩子心中就获得了自信;也许,就在那一刻,一个孩子身上就有了温暖;也许,就在那一刻,一个孩子眼前就有了光明。
二、红绫敢望明年饼,黄绢深惭此日书
当教师难吗?当乡村教师难吗?或难或易,在于每个人心中那杆秤所偏向的方向不一样。
我私下和二楷村小学的老师们交流时,他们告诉我,最初他们以为:当老师所谓的“教书育人”就是三件事:上好每堂课,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,及时处理每一件班级事务。可当她真正走上教师岗位后才发现,自己把当老师这份职业想得太简单。
就像其中一位青年教师所说,如果只是单纯地把教师作为生存的工作,可能会误了自己,更误了学生。所以我们不得不想:我们渴望遇到怎样的孩子,孩子渴望遇到怎样的教师?我们进入了怎样的场景,我们需要成为怎样的教师?
所幸的是,大多数乡村青年教师身上都自带一股活力,作为“90后”甚至“00后”,敢想敢创造,成为他们身上的标签之一。上好一堂课的背后是无数心血的付出,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,和获得知识后的满足,我想每一位老师心里的那份幸福感只有他们知道吧!
现实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,他们为什么要坚守?他们本可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、更好的生活,为什么选择奔赴最偏远的乡村?亲爱的孩子,如果是你,很多年后,你会不会成为像老师一样有爱的人?亲爱的老师,如果是你,很多年后,你会不会被铭刻在孩子们的记忆里?你会被遗忘,被忽略,还是被挂念惦记,被珍藏于心?多年以后,翻开一个孩子的成长史诗,在字里行间,有没有你动人的身影?我想这个问题就交给时间吧。时间会证明你们的坚守是对的。
三、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
爱是一个永远的话题,爱是支撑一切的力量。有了爱,就有了幸福!!
一位在乡村小学当校长的同志告诉我:乡村教师不好干,离家远,条件差,这是众所周知的。可如果仅仅盯着这点外在,就失去了幸福的能力!为了能顾着家又顾着学校,前些年,我每周晚自习的时候就住在学校,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就抓紧时间回家。
记得早几年,上班的日子,我早上五点二十就要起床骑四十分钟电动车到学校。
冬天的早晨,当我离开温暖柔软的孩子,外面还是黑漆漆的,我把自己裹得厚厚的,有时候电动车不给力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,不得已还有推好远的时候,不过,只要我能踏进校门,心里就特别踏实。上班路如此艰辛,我走了十个年头。我从未想过放弃,每每孩子们毕业后给我打来问候或是诉苦的电话,我都能感到自己从教的意义。
我不愿做碌碌无为的庸者,我愿做披荆斩棘的勇士。我不愿做混世的温水青蛙,我愿自我摸索出道路的跳蛙。
因为,努力向上的自己,真的很幸福。只有教师感到幸福,她的学生才会感到幸福!
我要传播美好,传播正义,传播向上的力量,让我的孩子们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真正的和平与希望,能相信平凡人的努力就是创造幸福。
乡村教师值得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,他能行,你也能,加油!